——热泵+液冷技术双轮驱动,业绩进入加速释放期
一、核心投资逻辑
- 短期催化:2025Q1新能源车热管理订单同比增长85%,华为问界M9全系采用公司液冷板
- 中期成长:数据中心液冷市场爆发,公司获字节跳动超3亿元订单
- 长期空间:热泵系统在储能领域渗透率从15%提升至2025年40%
- 估值提升:当前24.23元对应2025年PE仅18倍,低于同业25倍均值
二、主营业务裂变:从传统汽配到新能源热管理平台
(表)三大业务板块收入结构变化
业务板块 | 2022年占比 | 2025年预测占比 | 毛利率变化 |
---|---|---|---|
新能源车热管理 | 32% | 58% | 28%→32% |
数据中心液冷 | 8% | 22% | 35%→38% |
传统燃油车冷却 | 60% | 20% | 18%→15% |
技术护城河:
- 独家专利的”多孔扁管液冷技术”使换热效率提升40%
- 与华为联合开发的浸没式液冷方案PUE值低至1.08
三、2025年四大增长极
- 新能源汽车:绑定头部车企放量
- 特斯拉Cybertruck热泵系统核心供应商(单车价值2000元)
- 理想L7/L8全系切换公司液冷板(月供货量突破10万套)
- 数据中心:AI算力驱动液冷革命
- 单台AI服务器液冷价值量达1.5万元(传统风冷仅3000元)
- 已切入字节跳动、华为昇腾910B供应链
- 储能热管理:下一个百亿市场
- 2025年全球储能热管理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
- 公司独创的”热泵+液冷”方案中标宁德时代美国项目
- 氢能布局:前瞻卡位燃料电池
- 氢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已配套亿华通、重塑科技
- 2024年建成国内首条氢能冷却系统专线
四、财务预测与估值建模
- 业绩加速上行
- 2025年营收:89.6亿元(同比+45%)
- 归母净利润:8.2亿元(同比+60%)
- 毛利率:31.5%(同比+3.2pct)
- 估值分析
- 绝对估值:DCF显示合理价值34元(WACC=10.5%)
- 相对估值:给予2025年25倍PE,对应市值205亿元(当前148亿元)
- 目标价32元隐含:
- 新能源业务40倍PE(可比三花智控38倍)
- 数据中心业务30倍PE(可比英维克28倍)
五、近期催化剂清单
- 订单公告:预计Q2披露某北美车企10亿元热泵订单
- 技术突破:浸没式液冷方案通过英伟达H100认证
- 政策利好:传数据中心PUE新规将强制要求≤1.2
六、风险提示与应对
- 铜价波动风险:已签订60%原材料远期合约
- 技术迭代风险:研发费用率维持5%以上
- 竞争加剧风险:与华为、宁德时代建立战略联盟
七、机构持仓动向
- 外资加仓:北向资金持股比例从3.8%升至7.2%
- 公募新进:华夏能源革新基金Q1新晋十大股东
- 股权激励:2024年方案要求2025年净利润≥7.5亿元
八、投资建议
- 建仓策略:
- 现价24.23元可建底仓(对应2025年PE18倍)
- 回调至22元附近加仓
- 目标价位:
- 第一阶段:28元(2025年中报行情)
- 第二阶段:32元(2025年报估值切换)
- 持仓周期:建议至少持有至2026年氢能业务放量
(数据来源:公司公告、中汽协、IDC调研,截至2025年4月15日)